分光光度計是將成分復雜的光,分解為光譜線的科學儀器。測量范圍一般包括波長范圍為380~780 nm的可見光區和波長范圍為200~380 nm的紫外光區。不同的光源都有其*的發射光譜,因此可采用不同的發光體作為儀器的光源。鎢燈的發射光譜:鎢燈光源所發出的380~780nm波長的光譜光通過三棱鏡折射后,可得到由紅、橙、黃、綠、藍、靛、紫組成的連續色譜;該色譜可作為可見光分光光度計的光源。
分光光度計使用方法步驟:
1)預熱儀器。為使測定穩定,將電源開關打開,使儀器預熱20min,為了防止光電管疲勞,不要連續光照。預熱儀器時和在不測定時應將比色皿暗箱蓋打開,使光路切斷。
2)選定波長。根據要求,轉動波長調節器,使指針指示所需要的單色光波長。
3)固定靈敏度檔。根據有色溶液對光的吸收情況,為使吸光度讀數為0.2-0.7,選擇合適的靈敏度。為此,旋動靈敏度檔,使其固定于某一檔,在實驗過程中不再變動。一般測量固定在“1”檔。
4)調節“0”點。輕輕旋動調“0”電位器,使讀數表頭指針恰好位于透光度為“0”處(此時,比色皿暗箱蓋是打開的,光路被切斷,光電管不受光照)。
5)調節T=100%。將盛蒸餾水(或空白溶液或純溶劑)的比色皿放入比色皿座架中的*格內,有色溶液放在其它格內,把比色皿暗箱蓋子輕輕蓋上,轉動光量調節器,使透光度T=100%,即表頭指針恰好指在T=100%處。
6)測定。輕輕拉動比色皿座架拉桿,使有色溶液進入光路,此時表頭指針所示為該有色溶液的吸光度A。讀數后,打開比色皿暗箱蓋。
7)關機。實驗完畢,切斷電源,將比色皿取出洗凈,并將比色皿座架及暗箱用軟紙擦凈。
分光光度計日常維護:
分析儀器工作者要懂得儀器的日常維護和對主要技術指標的簡易測試方法,自己經常對儀器進行維護和測試,以保證儀器工作在*狀態。
1、溫度和濕度是影響儀器性能的重要因素。他們可以引起機械部件的銹蝕,使金屬鏡面的光潔度下降,引起儀器機械部分的誤差或性能下降;造成光學部件如光柵、反射鏡、聚焦鏡等的鋁膜銹蝕,產生光能不足、雜散光、噪聲等,甚至儀器停止工作,從而影響儀器壽命。維護保養時應定期加以校正。應具備四季恒濕的儀器室,配置恒溫設備,特別是地處南方地區的實驗室。
2、環境中的塵埃和腐蝕性氣體亦可以影響機械系統的靈活性、降低各種限位開關、按鍵、光電偶合器的可靠性,也是造成必須學部件鋁膜銹蝕的原因之一。因此必須定期清潔,保障環境和儀器室內衛生條件,防塵。
3、分光光度計使用一定周期后,內部會積累一定量的塵埃,由維修工程師或在工程師指導下定期開啟儀器外罩對內部進行除塵工作,同時將各發熱元件的散熱器重新緊固,對光學盒的密封窗口進行清潔,必要時對光路進行校準,對機械部分進行清潔和必要的潤滑,zui后,恢復原狀,再進行一些必要的檢測、調校與記錄。